中国通信产业70年见证沧桑巨变

发布时间2024-04-09 18:24

分类:

作者: 通信信息报 吴勇毅

来源: C114中国通信网


新中国成立70周年,通信业发展始终紧跟全球步伐。从最早使用电报、电话到BP机、大哥大、固定电话、小灵通再到智能手机的转变,紧随国际移动通信浪潮;从3G突破、4G同步再到5G超越,“指尖上的中国”实现了从追随到引领的跨越式发展,抢占全球科技创新的“制高点”。来自工信部的信息显示,截至2019年上半年,三家基础电信企业的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15. 9 亿户。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5G经济社会影响白皮书》预计,到2030年,5G在中国直接贡献方面,将带动的总产出、经济增加值、就业机会分别为6.3万亿元、2.9万亿元和800万个。

毫无疑问,5G将深远重大地影响中国,涉及每个人方方面面。

中国通信产业70年发展历程

中国通信产业是与新中国一起诞生、成长的。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同年11月1日,邮电部成立。1980年,中国邮电系统由历年的亏损实现扭亏为盈;1983年,中央电视台开始直播春晚,主持人在晚会现场宣读各地发来的祝贺电报。这表明,中国通信业至此已经覆盖到了全国各地。

上世纪80年代,全球第一个移动蜂窝电话系统在美国贝尔实验室诞生,人类开始迈入移动通信时代。与美国和英国的移动通信系统(1G)遍布全球相比,中国在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1G)的开通商用上晚了近10年。在中国人的记忆中,1G就是那个像板砖一样的移动终端“大哥大”形象。

从20世纪90年代起,以GSM为主、IS-95、CDMA为辅的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2G)开始投入使用。2G在中国发展迅速,用户规模急速攀升。10年后,中国的2G用户达到近2.8亿户,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移动经营网络。

1998年1月,决定中国通信业命运的3G候选技术策略的“香山会议”召开。会议支持中国企业向国际电信联盟远程通信标准化组(ITU)提交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3G)的中国标准TD-SCDMA。这在中国通信史上,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事件,国内通信业进入了3G时代。
进入2012年,4G已在全球开始酝酿,我国开始成为全球4G发展的发动机。2013年12月,工信部正式向三大运营商发布4G牌照。很快,4G商用实现了遍地开花。

2019年6月6日,是一个特殊重大的日子。工信部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广电发放5G商用牌照,这意味着酝酿多年的中国5G商用大幕正式拉开。

5G “杀手级”应用将掀起人类生活方式巨变

如果把1G的速度骑自行车,2G就是跑拖拉机,3G就是坐汽车,4G就相当于上了飞机,而让人充满想象的5G,堪比开启了超音速,它更快速、更聪明、更智慧。

5G应用到各行各业后,将会带来整个生态圈的巨大改变,带来万物互联互通:

借助5G,各种终端设备可以自己监测哪些地方人少,哪些地方发生车祸,并自动调整红绿灯让出一条生命之路;借助5G 、VR技术,网购前可在家虚拟试穿各种衣服。

5G之下,信息识别将量产。除了更有效进行人脸识别,近日我国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通过识别手掌信息来识别人的超保真技术,这项技术被称为AirWave。它基于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人们只需挥手,自动设备就可通过手掌内部信息对人进行精准识别。手掌脉络“微特征”具有唯一性,将成为一个新型的ID,最终取代身份证、银行卡、二维码和各种证件。
5G之下,远程医疗加快落地。脑起搏器植入手术等高精端的手术对医生的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要求很高,基层医院往往难以开展,而高清无延时的5G移动远程医疗技术的实施使得上级医院专家不用出门,即可远程指导各地多台手术并进行远程会诊。

5G之下,无人驾驶(车联网)也将变得更为现实。从网络连接的速度上看,5G网络将比4G更快,其平均传输速率可达10Gbps,是4G的100倍以上。应用在无人汽车上时,若当汽车紧急遇到障碍物时,使用5G技术的汽车能更迅捷作出反应。

2019年,5G已然成为全球通信业最关注的热点。5G的到来并不意味着通信网络发展走到了终点站,未来通信网络之路将永无尽头。

(本文系作者个人研究之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作者系知名IT评论员)

更多新闻

美国EnerSys公司深度考察2024澳门官方网站,共探合作新篇

我们相信,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未来的合作能够增添更多可能性。

2025/03/06

开启卓越品质新征程 | 2024澳门官方网站2024年度客诉总结大会

全体科信人必须强化“以客户为中心”的质量意识,将质量管理放在首位,追求卓越绩效,提高企业经营质量水平,共同打造通信行业的质量标杆,为客户打造高质量产品和服务而努力奋斗!

2025/02/19

2024澳门官方网站与巴基斯坦Areebah Technologies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我们坚信,双方携手并进、共同努力,不仅能为双方创造巨大的收益,还能为巴基斯坦储能产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助力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2024/12/17